哪些家庭可以备个脉搏血氧仪?
重症监护室(ICU)病床旁最醒目的就是心电监护仪,监护的参数除了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就是脉搏血氧饱和度。
因为很多严重疾病会导致患者缺氧,所以血氧饱和度是ICU最主要的观察指标之一。
早在1935年,德国医生Karl Matthes就发明了第一台耳氧饱和度计,但由于系统很不稳定,无法普及。
真正具有临床使用价值的脉搏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仪(Pulse Oximetry,以下简称脉氧仪),问世于1972年,主要发明者是日本生物工程师青柳卓雄(Aoyagi Takuo)。
这个装置现在看上去虽然笨重,在50年前可算是划时代的革新:
医护再也不用一次次的抽动脉血来监测血氧饱和度了,不但避免了患者的痛苦和损伤,也减少了医护的工作量;而且动态的无创监护,更有利于观察病情变化。
友情提示:本节内容不难理解,但非常枯燥,若无兴趣,可跳过。
这两种波长的光吸收在含氧血液和缺氧血液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含氧血红蛋白吸收更多的红外光,并允许更多的红光通过。
脱氧血红蛋白吸收更多的红光,并允许更多的红外光通过。
下端的光电探测器可测量两个不同波长的吸光度,处理器再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红光测量值与红外光测量值的比率(含氧血红蛋白/(含氧血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产生脉搏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的数值,健康人常位于95%-100%间。
(△SpO2血氧饱和度,HbO2含氧血红蛋白,Hb脱氧血红蛋白)
这个公式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严重贫血患者的SpO2测值在正常范围,但组织仍然面临缺氧。因为这个测值体现的只是个比例,这个比例不能反映体内运输氧的血红蛋白量。
与之相反,还有一种奇怪的疾病,患者看上去肤色发紫,脉搏血氧饱和度低于正常(甚至不到90%),但孩子状态不错,能吃能玩,还能说笑,没有典型缺氧的烦躁和萎靡。20多年前一次夜班遇到,很是奇怪,打电话请示主任。
当我在电话里描述患儿的奇怪症状后,主任当即告诉我要考虑一种疾病,而且这类患者往往有一个特殊的接触史。我询问家长,果然如此。
静脉用了一种特殊的药(颜色很特殊的药,那是我当医生后第一次使用),随着药物一点点输入血管,孩子肤色也逐渐红润,氧饱和度数值慢慢恢复正常。立竿见影。
今天正好写氧饱和度监测仪这个话题,突然想起那个夜班,历历在目。后来偶尔遇到这样的患者,我会在第一时间识别并处理。再此特别感谢我曾经的主任。
有空分享这个故事。
要知道,20多年前的便携式氧饱和监测仪(大概有两个手机那么大)可是万元起步的。
在此,让我们感谢一下背后的研发人员让我们可以受惠于科技的进步。
当然,便宜并非我们选择它的主要原因,关键是它的作用。
曾经的观点认为家庭备用脉氧仪必要性不大,部分医生还担心如果家长过分关注测值,会忽略对症状/病情变化的观察。
因为,测值正常并不能说明患者没问题;很多时候,患者即使没有缺氧,但很可能也需要药物干预的情况。
缺氧,只是病情严重的一个重要指标。
这些顾虑不无道理,当时我也赞同。
不过,近年来我对于脉氧仪的态度有所改变,因为我发现家长有时很难评估患儿的异常体征。
比如肤色(苍白或发紫),或者循环状态,家长就不好判断。
不少孩子在起热阶段,或者呕吐前,肤色就不好看,手脚冰凉,难道一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去医院?
另外数呼吸频率,家长不难掌握,可靠耳朵听或手指搭脉搏来评估心率(尤其是心跳很快时),就有相当难度了。
这时候如果使用脉氧仪帮助我们评估,难道不更好吗?
还有,儿童相对高发喘息性疾病(感染或哮喘引发的支气管痉挛),使用脉氧仪可以更轻松的评估病情严重性以及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的疗效。
你看,很多家庭都有电子体温计、血糖仪、血压计,那么再备一个脉氧仪,难道不更好吗?
所以,对于廉价的脉氧仪,关键问题不是是否购买,而是何时考虑使用以及如何解读测值?
很复杂的问题,还是用导图来讲解吧。
(△ 可点击图片放大后阅读)
(△ 可点击图片放大后阅读)
(△ 可点击图片放大后阅读)
就如体温计,脉氧仪显示的也是数字。
很多时候这个数字,就是用来缓解家长的焦虑。家长不焦虑,孩子往往就不会被过度干预。不过,还是要反复提醒家长,即使数值正常,也不意味孩子没有问题。
偶尔,异常的数字提示患者可能存在严重问题。
解读监测的数字,需要结合病史和症状来综合分析,专业的问题还得交给医生。
今天,就有家长反馈我喘息孩子的氧饱和度数值变化。家长给我的感觉算是比较淡定,我很欣慰。
我们能做的,就是尝试用最小的代价来避免误判、及时发现问题。所以,家里备一个脉氧仪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